河北电化学储能灭火厂家|艾微特储能《今日发布》移动储能|户外储能|便携式储能——储能电池盒厂家(Energy storage battery box manufacturers)
一、划重点!全国首个用户侧储能技术导则正式印发
浙江省能源局正式印发《浙江省用户侧电化学储能技术导则》,国内首个关于用户侧储能全过程的技术规范。导则由浙江省能源局提出,杭州储能行业协会、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联合编制,内容覆盖建设与运维的关键技术要求,包括基本规定、建设条件与容量确定、并网、储能系统、监控系统、保护通信与控制、电能计量、防雷与接地、验收与调试、消防与安全等14个章节和3个附录。该导则适用于采用0.4kV及以上电压等级接入,额定功率100kW及以上的用户侧储能,旨在规范用户侧储能的全过程。
《导则》重点内容包括:适用范围、建设条件与容量确定、并网电压、并网点选择、保护通信与控制、防雷与接地、验收与调试、消防与安全等。其中,用户侧储能容量确定应校核用户内部负荷峰谷比,储能配置容量不宜导致用户内部负荷峰谷比倒置。并网电压推荐采用变压器低压侧接入方式,单个并网点容量与电压等级相匹配,不超过1000kW、6000kW、12000kW、30000kW的限制。用户侧储能并网点宜设置在用户变电站(所)的高、低压母线处,不应设置在用户供电线路和低压馈线线路处,以确保安全与高效。
在保护通信与控制方面,通过10(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专线方式并网的用户侧储能,并网线路两侧宜采用电流保护,当保护整定或配合困难时,可采用差动保护。用户侧储能公共连接点应装设逆功率保护装置,保护功能作用于控制用户侧储能放电功率。用户侧储能应配置独立的防孤岛保护,非计划孤岛时应在2s内动作,将用户侧储能与用户电网断开。10(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并网的用户侧储能,应具备采集、上传运行信息和接受、执行控制指令的能力,宜采用光纤专网方式。
在防雷与接地方面,用户侧储能应在并网点设置自带保护脱离功能的防雷保护装置,并具备当防雷装置接地短路故障后能立即脱离电网的功能。用户侧储能变压器的高压侧应靠近变压器装设一组金属氧化物避雷器(MOA),该MOA接地线与变压器金属外壳连在一起接地。
在验收与调试方面,用户侧储能在并网前应向电网企业提出并网申请并办理相关手续,验收合格后方可并网。并网验收应在各子系统完成各种交接试验、安全评估、安装验收、接入电网测试(如需)等工作并符合设计要求的基础上开展。
在消防与安全方面,用户侧储能设备四周应设置围栏或围墙等措施。用户侧储能应采用自动灭火系统,锂离子电池室/舱自动灭火系统的最小保护单元应为电池模组,每个电池模组可单独配置灭火介质喷头或探火管。自动灭火系统应满足扑灭模块级电池明火且24小时不复燃。有爆炸风险的用户侧储能应设置泄压装置。项目业主是电化学储能电站安全运行的责任主体,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接入的用户侧储能安全管理应纳入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健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用户侧储能项目的安全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运行和使用。
用户侧储能运维单位应按业主安全生产日常管理的要求,制定运行检修和安全操作规程。用户侧储能应配备专业的运行维护人员,上岗前应经储能工作原理、设备性能、故障处理、安全风险、防范措施、消防安全知识以及应急处置流程等培训。控制室、电池室等重点部位的工作人员应通过专业技能培训和考核,具备消防设施及器材操作能力。用户侧储能巡视检查应包括日常巡检和定期专项巡检,巡视检查应做好记录。
在应急处置方面,项目业主宜主动向本地区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消防救援机构报备用户侧储能的应急预案,做好应急准备,与本地区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建立消防救援联动机制。项目业主应在消防控制室或门卫值班室配置消防应急资料箱,放置有助于灭火救援工作的各类图纸报告、重点部位情况、所涉及的储能系统安全技术说明、设备布局图、工艺流程图、应急预案等必要资料,并及时更新内容,以满足灭火救援需要。
二、储能集装箱为什么会存在消防安全隐患?
答:储能非常容易发生火灾,储能电站存在批量的储能电池,目前储能电池多用锂离子电池,其性价比和能量密度相比其他电池更占优势。但锂离子电池很容易发生电池内部短路从而导致自燃。一节电池是由正极和负极组成,电池内部通过隔膜做到正负极之间的绝缘,电解质起到锂离子的传导作用。
如果隔膜损坏就会正负极短路,会持续放热,热量积聚会加剧分解电池内部的所有结构,放出更多的热,最后导致自燃,一节电池自燃又会热扩散给周边电池,一传十,十传百。而电解液本身是易燃溶剂,极易燃烧,这就是锂电池起火后会迅猛发展的原因,同时电池分解产生可燃气体和氧气,也会加剧燃烧。
徐州联安消防科技工程有限公司专注于消防领域的研究及应用,通过大量实验研究和终端客户沟通,我司以“早发现、早处置”为原则,提倡对储能舱内锂电池热失控初级阶段及时预警和准确抑制处理,在抑制火灾的情况下,将电化学储能舱火灾造成的损失尽可能减小。灭火方面,电化学储能舱灭火系统采用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自动灭火装置,装置采用全氟己酮为灭火介质,能够有效灭火、降温及长达24小时的复燃抑制。

三、储能电站消防的设计规范有什么?
电化学储能电站消防设计规范,核心在于确保安全。首先,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作为设计灵魂,规范内详尽规定了电站各部分的防火要求。
《电化学储能电站设计规范》(GB51048-2014)为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其中,电池火灾危险性分类,基于国内主流电池厂商和研发机构提供的数据,对不同电池的火灾危险性进行了明确。铅酸、锂离子、液流电池因其燃烧、爆炸特性不明显,被定为戊类。钠硫电池,由于存在较大火灾危险性,被定为甲类。对于新类型电池,需进行专题论证确定火灾危险性。
电池室的隔墙、门窗防火性能要求高,具备防火隔离作用,确保安全。电池运行过程中可能析出易燃易爆气体,需配备有效的通风、报警、自动灭火系统,室内气体浓度控制在爆炸下限的5%以下。主控通信楼的火灾危险性为戊类,采取了防止火灾蔓延的措施,如防火堵料、防火隔板、防火涂料、防火带等。
消防给水和灭火设施的设计基于电站的火灾次数、占地面积等因素。消防水池有效容积的计算方法,参考了国家标准。电池室的危险等级为严重危险级,钠硫电池室需配置砂池,锂电池室在条件允许下亦应设置。单个砂池最大保护距离,按国家标准确定。
建筑防火方面,钢筋混凝土结构柱耐火性能较好,钢柱则需采取防护措施。设备房门向疏散方向开启,具有防火分隔功能,防止火灾蔓延。电池室四周按防火墙设置,确保相邻区域安全。其他房间装修材料燃烧性能需符合国家标准。
火灾探测及消防报警系统至关重要。电气设备房间、电缆夹层及电缆竖井等应选用合适的火灾探测器。电池室建议安装感烟或吸气式感烟探测器。可燃气体报警装置的报警值通常为可燃气体爆炸下限的25%。
此外,《预制舱式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电站消防技术规范》DB32/T 4682-2024提供了补充标准,涉及站址选择与平面布置。站址选择应避免靠近易燃易爆场所、可燃性粉尘、腐蚀性气体场所,并与重要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保持一定距离。电池预制舱应设置在室外,与站内其他建构筑物保持防火间距,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则需符合国家标准。
总体而言,电化学储能电站消防设计规范旨在全面保障电站安全,从选址、平面布置、建筑防火、消防设施、火灾探测与报警等多方面进行严厉要求,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有效控制并及时扑灭,减少损失。通过遵循上述规范,可实现储能电站的消防安全管理。欢迎在评论区探讨更多设备端的规范细节,共同促进储能电站安全技术的发展。
四、国家能源局在防止电化学储能电站火灾事故的重点要求(2022 版和2023版区...
国家能源局针对电化学储能电站火灾事故的防范措施在2022版与2023版存在显著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首先,
《LYUAV SERVICE 储能电池盒厂家(Energy storage battery box manufacturers)》
电话微信(Mobile/Wechat): 086-17727870881
飞机(TG): @bessoem88
邮箱(Email): [email protected]
我司专注于老板一对一服务(We focus on the boss one-on-one servic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