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有道、搜狗、搜搜、Google、Bing、Yahoo等搜索引擎排名
关于我们关于我们
河南可充电储能车源头厂家

一、可再生能源制氢占比仅为1%,氢来源亟待“绿化”

来源:经济日报

7月29日,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指导、协鑫(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协鑫集团)主办的氢能产业发展论坛暨协鑫氢能战略发布会在京举行。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吴吟表示,能源行业排放占到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2/3,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在能源。能源低碳发展有两大路径:化石能源低碳利用和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当前,G20集团中已经有9个国家和地区发布了氢能发展战略,还有7个国家和地区正在开展前期研究。氢能产业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 科技 进步日新月异、应用场景层出不穷,未来氢能将在钢铁、能源、交通和建筑等领域广泛应用。

根据中国氢能联盟预测,到2030年,我国氢气的年需求量将达到3715万吨左右,在终端能源消费中占比约5%;到2060年,我国氢气的年需求将增至1.3亿吨左右,在终端能源消费中占比约20%。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专职副理事长安洪光表示,通过新能源与氢能的耦合,可助力高比例清洁能源电力系统的稳固运行,解决长时间清洁能源处理和负荷需求的平衡问题,帮助难以减排领域深度脱碳。在他看来,“十四五”时期,将是我国碳达峰“窗口期”、氢能产业发展的发力期,也是氢能市场的培育期和氢能技术的追赶期。

随着减碳行动的开展和各项政策的加持,氢能发展势不可挡。据不完全统计,迄今已有河南、山西、湖北、安徽等超过30个省市对氢能产业发展作出了明确部署,有的还制定了详尽的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书。可再生能源制氢、燃料电池 汽车 示范城市群、加氢站建设等项目成行业投资热点。

氢从何处来?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回答好这一问题尤为重要。

根据不同的制取方式和碳排放量,氢能被分为灰氢、蓝氢和绿氢。2020年我国氢气来源中,62%为煤制氢,19%天然气制氢,仅有1%的可再生能源制氢,氢来源亟待“绿化”。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杜祥琬强调,氢能产业要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其核心准则是从源头做到可持续,将波动性、间歇性的风能、太阳能转换为氢能,有利于储能和传输,具有零排放、零污染和可持续优势。

高成本是当前可再生能源制氢大规模推广的主要难题。“降低氢能使用成本是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新能源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刘思明看来,我国氢能产业急需模式创新,依托海外优质天然气资源,转化为氢气具有成本竞争力,国内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氢能产业率先发展,用氢也应避免长距离陆运。他认为,未来国内氢能市场将以“工业副产氢+短距离运输”模式为主,海外将以“优质资源转化蓝氢+长距离化学品载体运输”模式为主。

会议现场,协鑫集团旗下协鑫新能源正式对外发布公司氢能战略。根据规划,协鑫新能源氢能战略由蓝氢和绿氢两部分构成。具体而言,蓝氢目标――首期建成年产230万吨合成氨,逐步扩能至每年400万吨生产规模,可供应国内70万吨蓝氢;绿氢目标――计划到2025年建设100座综合能源站,达到40万吨年产能。

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表示,从空间结构上讲,在东部、南部等负荷中心发展蓝氢,在中西部地区等新能源大基地发展绿氢,一蓝一绿,协同发展。“协鑫新能源将打造不依赖补贴,完全市场化的零碳 科技 先锋企业,做全球综合实力领先的绿氢与蓝氢综合运营服务商。”

二、太阳能电动车来了,有阳光的地方就能充电,你怎么看?

太阳能电动车的来临无疑标志着绿色出行领域的一大进步。这种创新型交通工具不仅环保,还能在有阳光的地方自行充电,极大提升了使用的便捷性。

首先,从环保角度来看,太阳能电动车的推广有助于减少化石燃料的消耗和温室气体的排放。习惯的汽油车或柴油车是城市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而电动车虽然减少了直接的尾气排放,但其电力若来自高污染的化石能源发电,则环保效果会大打折扣。太阳能电动车直接利用太阳能,从源头上做到了零排放,对改善空气质量、缓解全球气候变暖具有显著效果。

其次,太阳能电动车的充电便利性是其另一大亮点。习惯的电动车需要依赖固定的充电桩,而充电桩的分布和数量往往限制了电动车的使用范围。太阳能电动车则打破了这一束缚,只要在有阳光的地方,就能随时随地进行充电。这不仅为车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也解决了远程出行或偏远地区充电基础设施不足的问题。

最后,从长远发展来看,太阳能电动车的普及将推动相关产业链的完善与升级。包括太阳能电池板的研发、生产效率的提升,以及电动车电池储能技术的革新等。这些技术的进步将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太阳能电动车的性价比和市场竞争力,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推动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太阳能电动车凭借其环保、便捷和推动行业进步等多方面的优势,有望成为未来绿色出行的重要选择。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日益扩大,我们有理由相信,太阳能电动车将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三、光伏+储能,新能源汽车将实现用阳光充电

不久前,福建、陕西、湖北、山西多省市实现光储充项目零突破,尤其位于武汉的首家国家电网“光储充”电动 汽车 充电站也投入运营,“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落地项目渐成规模。未来,新能源 汽车 充电不仅更灵活也更环保。

什么是“光储充”一体化?

“光储充”一直是新能源界的热门组合,光伏、储能和充电站结合建设,打造一套智能微电网系统,利用电池储能系统吸收低谷电,并在高峰时期支撑快充负荷,同时以光伏发电系统进行补充,有效减少充电站高峰期的电网负荷,提高系统运行效率的同时,为电网提供辅助服务功能。

光储充一体化电站可以解决新能源 汽车 充电站配电容量不足的问题,它利用夜间低谷电价进行储能,在充电高峰期通过储能和市电一起为充电站供电,满足高峰期用电需求,既实现了削峰填谷,又节省了配电增容费用,增加新能源的消纳,弥补了太阳能发电不连续性的不足,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能源利用方式。

光储充一体化解决方案,将能够解决在有限的土地资源里配电网的问题,通过能量存储和优化配置实现本地能源生产与用能负荷基本平衡,可根据需要与公共电网灵活互动且相对独立运行,尽可能的使用新能源,缓解了充电桩用电对电网的冲击;在能耗方面,直接使用储能电池给动力电池充电,提高了能源转换效率。

在 社会 效益方面,光储充联合项目有助于建设、健全完善的柔性“迎峰度夏”响应体系,缓解电力供应紧张的局面,提升供电可靠性,同时提高需求方参与的主动性,提升整个电力市场的稳固水平和运行效率。

杭州首座光储充一体化电动 汽车 充电站启用

2019年10月30日,位于余杭区仓前街道 科技 大道30号的“光储充一体化”大功率智能充电站通过验收,正式投入使用,这是杭州首座“光储充”一体化电动 汽车 充电站。该站集成了充电桩智能充放电、大容量储能电池、光伏发电等多项先进技术,即便是夜间也能利用白天光伏发电后储存的电能为电动 汽车 充电。

随着此类新型充电基础设施扩大普及规模,未来充电不仅更“绿色”,而且实现电动 汽车 的“城际驾驶”,也不再遥远。据了解,余杭区仓前街道“光储充”一体化电动 汽车 充电站是一座由国家电网公司投资建设的新型电动 汽车 充电站,集成了光伏发电、大容量储能电池、智能充电桩充电等多项先进技术。

该站在车棚顶部装设有90块太阳能光伏发电板,光伏装机容量为26千瓦,该站的储能系统由退役电池组加控制设备组成,通过利旧使用变废为宝,设计日存储电量300千瓦时。

停靠这里充电的,多半是附近未来 科技 城写字楼里的白领们和网约车司机,他们利用上班时间和休息时间把车放这里充电,半个小时就可充满80%,2个小时基本就能充满。

光储充有望成重要发展方向

电动 汽车 的革命需要电网的深度参与,清洁能源的利用也需要电网的调节。电网与电动 汽车 技术、可再生能源光伏技术与互联网信息技术结合起来,

《LYUAV SERVICE 家庭储能电池组(Home energy storage battery packs)》

联系我们联系我们
热门广告热门广告
广告图
Copyright2025FYAI数据科技